撰稿/重舟(媒体人) 编辑/柯锐 校对/卢茜
一些城市的环卫工招聘也需要笔试了?
近日,上海市金泽镇2025年劳务派遣制环卫保洁人员招聘公告引发网友关注。公告中提到,此次招聘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,笔试成绩占总分的40%,面试成绩占总分的60%。
这个消息一出,有不少网友好奇:“招环卫工竟然需要笔试?考他们什么呢?”对此,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表示,“笔试+面试”的招录方式已延续多年,考题难度符合考生的年龄段和文化层次。
基于行业惯例,招聘环卫工需要笔试,的确算得上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操作。这与大众对于一般的环卫工招聘程序的了解和对该工作属性的认知,也有不小出入。
不过,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,越来越多的环卫工在工作中可能需要使用一些新的技术设备、适应一些细分劳动场景,社会公众对于环卫工这份职业的认知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刷新了。
如果仍然持传统想象,如常见的把环卫工的工作称为“扫大街”,就明显过于狭隘和陈旧。而此次招聘中也明确,持有机动车驾驶证B照/A2照的笔试成绩加5分。这一点应该说是契合当下环卫工工作的一些现实需要。
另外,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,此次招聘报名的人比较多。由此增设一道笔试程序,或许对于降低筛选成本也有帮助。
因此,若按照招聘方的说法,笔试考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年龄段和文化层次,并且相关考点若是针对现实岗位中的一些必要知识的考查,那么环卫工招聘需笔试,至少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,也属可以理解。
但是,此事在舆论场所引发的一些争议声音,依然值得关注。例如,一些网友在意的不是环卫工招聘到底应不应该设立笔试,更不是认定环卫工无须文化基础,而是担心这样一种新的筛选机制,可能会对一些具备足够实操经验和技能,却在文化程度上存在短板的劳动者带来挤出效应,从而压缩他们的就业空间。
应该看到,长期以来,环卫工都是作为社会中的一种最基础的职业存在,对应的职业标签往往是劳动强度大、工资水平低。而从事这份职业的人,也多是劳动力市场中竞争力较弱的群体之一。指出这一点,无关对他们的歧视,而是强调应正视社会正常的劳动分工规律。即这样一份工作,能够确保那些即便是文化水平不很高、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最“弱”的群体,也有可能获得最基础的就业机会。
这种现实之下,如果越来越多环卫工招聘需要笔试,可能会改变过去的职业生态,加重就业市场的“内卷”,让那些并无年龄、文化优势的劳动力市场边缘群体受到一定冲击,继而影响其就业乃至生存空间。可以说,公众对于环卫工招聘需要笔试抱持一定的担忧,关键原因也正在于此。
其实,这一公众忧虑对用人单位和招聘方也是一种提醒,提醒其在招聘过程中应避免“一刀切”做法,宜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来实行考察,让招聘更精准。例如,有的岗位的确需要注重文化水平考查,但有的岗位可能更需注重实际操作能力。同时,基于环卫工职业的特点,即使是笔试,在考题范围、难度设置上也应更突出实操技能要求,真正做到“人尽其才”。
值班编辑 康嘻嘻
星标“新京报”
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
点击“在看”,分享热点
京海配资-京海配资官网-新手配资-网上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