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蒋璟璟
暑期档在网上买的电影票不能退不能改?平台所标注的“不可退不改签”的规则合理吗?近日,记者在五个不同平台上的不同电影院购买相近时段的电影票,发现即使标注着“不支持退票、不支持改签”的电影票,通过向客服申诉、拨打影院和平台电话等渠道后,都能100%退款。不过,这退票渠道藏得深,套路也不少,得费一番周折,和客服斗智斗勇,有的还要拨打影院电话沟通,才能成功退票。(中新社)
“不可退的电影票其实都能退”,记者亲测下来,竟然大有发现。严格说来,要是电影票真的不能退,那才是咄咄怪事。无论是基于法律关于“退换货”的规定,还是参照电影行业一直的惯例,电影票“可退可换”都应该是件理所当然之事。声明电影票“不可退不改签”,此类做法尽管早已有之,但真正流行起来的时间其实并不长。只不过“声明”得再强势,平台实际实施下来,还是很谨慎。正所谓“你强他就弱”,平台的这番色厉内荏的嘴脸,属实是弱爆了。
在电影票房阶段性承压的大背景下,片方、院线和票务平台,确实是有降低“退票率”的动机。电影票销售,要的是落袋为安,而非“煮熟的鸭子飞了”,这无可厚非。在这其中,票务平台“拒退”的意愿,或许是最强的。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,首先“多售票,少退票”直接关乎着佣金抽成收入的稳定。再者,“退票”这一动作本身也是会消耗平台的算力,自然是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——这并非孤例,很多APP、平台,都有各种隐藏功能,为的就是“我有,你不用”。
一个很基本的逻辑是,一个退票率更低的票务平台,必然是更受片方和院线欢迎的。最初,个别平台通过假装“拒绝退票”尝到了甜头,继而得到院线青睐、获得诸多独家资源。这之后,越来越多的平台跟进效仿,直至记者此番实测,轻轻松松就找到了五家标注“不可退不改签”平台,其俨然有成为行业标配的架势了。“不可退”是唬、是诈,而“其实都能退”则是平台企业从法务角度做出的安全避险。可即便机关算尽,平台没有侵权实锤,终究还是予人话柄了。
有些把戏,看透了、说破了,也就不灵了。“不可退的电影票其实都能退”,当潜规则变得人尽皆知,平台还是收了神通吧,如若不然只是枉做小人而已。
京海配资-京海配资官网-新手配资-网上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